手機FPC資訊:前不久,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實業(yè)與馬云的螞蟻金服宣布聯盟,在香港合組公司推廣“支付寶HK”手機電子錢包,令電子支付再成為熱門議題。
眾所周知,八達通在香港的普及程度很高,用起來也確實很方便。消費場所很多,港鐵、巴士、渡輪、超市、便利店、自動售貨機、餐廳、停車場、門禁刷卡、綁定信用卡等等……一張卡都能搞定。
而相比之下,手機支付在香港的普及程度就弱了許多許多?;诖?,香港社會上便出現一種論調,指支付寶和微信要比八達通先進,并且八達通的壟斷導致了香港電子支付技術的落后。
牛津大學出版社(中國)前社長麥嘉隆近日在港媒上撰文,認為八達通拖累了香港電子支付發(fā)展的論調是謬誤。以下為文章全文:
手機支付未普及,又關八達通壟斷事?
文 《香港01》麥嘉隆
坊間有一種極端的說法,指八達通是香港電子支付技術落后的元兇。這說法有頗大謬誤。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日前接受電視臺訪問說:“香港人平均擁有2.6張信用卡,內地人均半張都不夠;香港也發(fā)行了超過3千4百萬張八達通卡,整體電子支付的交易額占私人消費開支達6成以上。”數字說明香港電子支付的應用相當普及;技術方面也不見得落后, Apple Pay、Android Pay、Samsung Pay、Visa Paywave、Master Paypass 等色色具備。金管局正開發(fā)一套領先國際的跨銀行戶口及跨平臺的快速轉帳支付系統,預計明年九月啟用。
如果不使用現金就代表科技先進,還很多人在使用非智能2G手機的非洲肯尼亞就應該是世界最先進的國家之一。
2007年,肯尼亞最大的電訊公司Safaricom推出手機支付系統M-Pesa,用戶只需以流動電話號碼登記就可以用SMS購物或將資金過戶予其他人,也可以在全國數以萬計的M-Pesa代理小店存款和提款。在銀行服務覆蓋率低、收費昂貴、現金提款機和信用卡不普及的肯尼亞,M-Pesa一推出即大受歡迎,不單成為最安全和方便的付款工具,甚至取代了部分零售銀行的功能。
中國的個人金融服務和信貸系統仍然和已發(fā)展國家有一段距離,市場環(huán)境和肯尼亞有相似之處,正是這因素造就了支付寶、微信支付和M-Pesa的興起,以填補金融制度的缺憾。放諸世界,內地流行的二維碼或肯尼亞SMS支付,并非最先進技術,在成熟經濟體有沒有競爭力,尚待市場驗證。
無可否認,手機支付在香港的流行程度遠低于內地 ,但手機只是眾多電子支付方法之一;香港消費者有眾多成熟可信的付款方法,并非如內地同胞一般,在手機和現金外選擇不多(內地紙幣的骯臟和破損程度有時十分嚇人,足以鼓勵人少用現金),所以這是一個消費者習慣的問題,和技術是否落后無關。
有人將手機支付的不普及諉過于八達通壟斷,這可能是懶惰人做生意失敗后的借口。市場學上有一種叫先行者優(yōu)勢(first mover advantage),完善的渠道覆蓋率正是先行者的必然優(yōu)勢,作為新加入市場競爭的手機支付商,需要考量如何提供更令消費者眼前一亮的優(yōu)點,才能打敗現有服務提供者,這是市場定律。
現在手機支付商提出最大優(yōu)點是方便,只要帶手機就不用帶銀包,但手機沒有電怎么辦?(多帶后備電?但手機加后備電和手機加銀包有什么分別?)如果不帶銀包,那身份證放哪里呢?還有,信用卡是先消費后付款的,還可分期,支付寶等系統除非和信用卡捆綁,否則就要先存款后消費。
不少商人對手機支付的前景十分著迷,因為通過這途徑所收集的個人行蹤和消費模式資料極之豐富,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大大提高營商效率;代價是消費者要放棄私隱。現在八達通消費是不記名的,不同的信用卡公司也只能掌握卡主的部份消費記錄(因平均每人有2.6張卡),單是這項,商人要令更多人放棄私隱和改變習慣,恐怕并非靠罵人壟斷和落后就會成功。